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發起反補貼調查:對歐洲汽車產業的影響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發起反補貼調查:對歐洲汽車產業的影響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發起反補貼調查:對歐洲汽車產業的影響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發起反補貼調查:對歐洲汽車產業的影響

簡介:

13 年 2023 月 XNUMX 日,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年度國情咨文演講中宣布對中國進口電動車 (EV) 發起正式反補貼調查。 馮德萊恩在演講中強調了電動車在實現綠色經濟方面的至關重要性,並對低價中國電動車的湧入表示擔憂,她將其歸因於大量的國家補貼。 她認為,這扭曲了歐洲市場,歐盟決心解決這種扭曲,無論它是來自內部還是外部。

反補貼調查要點:

  • 歐盟的反補貼調查針對的是企業而不是國家。 如果得出肯定的結論,貿易制裁將針對被調查企業的出口產品,而不是針對整個國家的類似產品。
  • 在這種情況下,補貼不僅限於直接財政援助或減稅。 中國企業必須提供所收到補貼的詳細標識和分類,作為其在調查期間進行辯護的基礎。
  • 歐盟反補貼調查程序高度壓縮,中國企業將在未來12至13個月內面臨嚴格審查。

中國的應對與準備:

中國汽車製造商積極參與了這項反補貼調查,從一開始就有專業的諮詢團隊參與。 此外,與歐盟當地合作夥伴的密切合作也至關重要。 如果調查結果不利,企業可以向歐洲法院尋求司法救濟。 「雙重補救措施」(反傾銷和反補貼)的歷史案例表明,與被動或非防禦姿態相比,積極抗辯可以導致關稅稅率顯著降低,差異高達八倍。

中國汽車企業也可以藉鏡中國其他產業的經驗,例如紡織、輕工業、光伏等曾經遭遇反補貼調查的產業。

歐盟商業和政治反應:

中國歐盟商會對調查表示強烈關注和反對,強調中國電動車產業上下游不斷創新,累積產業優勢,為消費者提供高端、高性價比的電動車,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全球範圍內的各種需求。 他們認為,這些優勢並非僅是由於大量補貼而產生的。

中國的反應與全球影響: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對歐盟提出的調查措施表示強烈不滿和高度關切,稱其是打著「公平競爭」幌子的公然保護主義行為。 他們認為,此類行為將嚴重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內部在內的全球汽車供應鏈,並對中歐經貿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短期和長期影響:

短期來看,歐盟反補貼調查不太可能對中國汽車企業在歐洲的銷售造成重大影響。 然而,在未來三年內,這項政策可能會對他們擴大歐洲市場份額的努力產生更實質的影響。

目前在歐洲市場銷售的中國電動車主要是歐洲自主品牌或與歐洲關係密切的品牌,如上汽名爵、e-GT新能源車、領克、Smart等。 這些品牌大多數要么在歐洲生產汽車,要么在歐洲擁有重要的影響力,這為它們提供了充足的資源和針對調查的防禦機制。 例如,上汽名爵在歐洲市場佔有相當大的份額,銷售數據可觀。

此外,中國企業正在歐洲展示量產車型,這些車型在技術上與歐洲汽車製造商計劃於2025-2026年在市場上推出的車型相當。 這意味著,在未來兩到三年內,歐洲汽車製造商可能會發現自己無法對抗中國競爭對手。 在這種背景下,調查成為歐盟可用於應對此競爭挑戰的少數工具之一。

儘管中國汽車製造商最終可能會在歐洲建立本地生產設施來滿足需求,但他們不太可能在未來三年內完成此類產能建設。 因此,他們在歐洲市場的擴張將依賴從中國的進口。 即使本地生產成為一種選擇,考慮到當前的費用、運輸和關稅,它可能不具有成本效益。

總而言之,歐盟反補貼調查雖然短期影響微乎其微,但卻成為歐洲在未來兩到三年的關鍵窗口期應對中國汽車製造商即將到來的競爭的重要工具。 在此期間,中國汽車製造商有機會獲得市場份額,並有可能重塑歐洲汽車產業,特別是歐洲汽車製造商幾年後才會在市場上推出類似的電動車。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將不會被發表。 必填字段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