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業危機背後:信心受損、貿易挑戰
中國鋼鐵業危機背後:信心受損、貿易挑戰

中國鋼鐵業危機背後:信心受損、貿易挑戰

中國鋼鐵業危機背後:信心受損、貿易挑戰

中國最大的民營房地產開發商中國恆大遭遇金融風暴後,多米諾骨牌效應波及到緊密相連的鋼鐵行業。 在這場動盪中,一波令人震驚的金融危機衝擊了與房地產密切相關的鋼鐵行業,導致大量違約。

以四川省某建築集團為例,該集團承接房地產項目,採購鋼材,但未能按時付款。 在試圖追回欠款未果後,鋼鐵供應商訴諸法律訴訟,卻發現建築集團已沒有任何可追踪的資產。 此事已引發百餘起訴訟,牽連四川省下屬鋼貿公司11家,累計拖欠鋼材供應款超億元。

雪上加霜的是,另一家公司最近拖欠鋼鐵貨款,涉及金額從數十萬元到數千萬元不等。 據知情人士透露,近年來,受多種因素影響,鋼鐵拖欠損失已飆升至300億元以上。 截至本報告發佈時,更多類似金融危機的報告正在迫近,等待確認。 對此,河南、四川、江蘇等省的行業協會紛紛發布鋼材交易警示通知。

截至15月23日,A股上市鋼鐵企業上半年財務預測已出爐。 發布預測的4家公司中,預計淨利潤增加的有6家,預計淨利潤下降的有13家,預計淨虧損的有100家,虧損額近XNUMX億元。 鋼鐵行業明顯面臨低迷,損失超千億元。 業內人士將這些損失主要歸因於產能過剩和需求疲軟。

在鋼企苦苦掙扎的同時,鋼貿商的處境更加黯淡。 任向軍錶示,目前經營狀況惡化,企業連續虧損XNUMX個多月。 這種長期的低迷已經將信心從悲觀情緒侵蝕到幾近崩潰。 每當市場有詢價或訂單時,鋼貿企業紛紛競相壓價求生存,風險防範措施集體降低。 這種情況為一系列金融危機埋下了伏筆。

當前,國內鋼鐵市場面臨需求低迷、產能過剩、原材料成本高企、鋼廠利潤大幅下滑的嚴峻形勢。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營業收入為4.039萬億元人民幣(約合627.5億美元),同比下降9.6%,利潤總額驟降至僅1.87億元元(291億美元),下降97.6%。 從鋼廠到貿易公司,整個鋼鐵產業鏈目前利潤微薄,甚至出現虧損。

多位接受采訪的鋼鐵企業高管表示,今年上半年鋼鐵行業的市場狀況與去年相比沒有出現明顯變化。 總體趨勢是“需求減弱、價格下降、成本上升、利潤減少”。 一家鋼鐵公司研發主管李力解釋說,“鋼鐵行業普遍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市場需求低迷。 由於房地產和基礎設施項目的開工率低於預期,鋼鐵需求自然保持低迷。”

鋼鐵需求緊隨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 新房地產項目的放緩直接影響了鋼鐵需求,特別是螺紋鋼。 行業分析師李光波指出,產能過剩、美聯儲轉向加息週期、全球經濟增長減速等都是造成當前鋼鐵市場困境的因素。 然而,主要原因是房地產行業的大幅萎縮。

李光博表示,“2021年XNUMX月以來,受週期性、政策因素等多種因素影響,房地產市場快速降溫。 主要私人房地產開發商正面臨現金流限制,一些開發商公開拖欠市場債務。 上下游供應商已經開始只接受現金交易。 這一現象表明,問題並非個別公司所為,而是存在的。 這是一個系統性問題。”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羅鐵軍在《中國鋼鐵需求結構及未來趨勢》報告中強調,近年來我國鋼材消費量下降明顯,預計未來幾年粗鋼消費量將呈現波動性下降的趨勢。 他進一步強調了鋼鐵需求的結構性轉變,預計鋼結構、光伏、新能源汽車特種鋼等領域將出現增長。 雖然汽車用鋼需求可能會出現波動,但這種變化將顯著影響鋼企的投資方向。

羅鐵軍強調,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問題需要立即關注。 “我國鋼鐵行業新一輪洗牌——去產能——迫在眉睫。 國際上,發達國家均經歷了經濟快速增長和鋼鐵工業蓬勃發展,隨之而來的是經濟正常化和過剩鋼鐵產業的調整。 這個過程沒有什麼不同。”

在近日舉行的“首屆中國鋼管產業峰會”上,河南省人民政府參事、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原廳長李濤透露,我國鋼材的實際需求和產量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近年來呈下降趨勢,去年下降1%左右,前年下降2%左右。 他預測,未來五到八年,鋼鐵產量將進一步斷崖式下降,從十億噸下降到六七億噸。

對於未來鋼廠的發展趨勢,李濤預計分為三類:一是億噸以上產能的一線巨頭,如寶武、鞍鋼;二是產能達億噸以上的巨頭,如寶武、鞍鋼等。 產量100萬噸左右的二線企業; 產能10-2萬噸的三級專業化、創新型企業。 他總結道:“未來鋼廠的總體格局將由極少數的巨頭(七八家左右)、幾十家千萬噸左右的中型企業和數百家小型、專業化、創新型企業組成。 全國鋼廠總數不會超過3家。 這將是未來鋼廠的三層模式,每一層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和生存策略。”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首席分析師、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李永軍也持類似觀點。 他強調,中國人均粗鋼消費量十年來一直保持在500公斤以上。 未來人均消費量可能會在500公斤至700公斤之間波動,呈現長期穩定。 他總結道,“因此,未來我國鋼材表觀消費量很可能在800億噸左右波動,不會出現持續下降的趨勢。”

當前,無論是“痛苦治療”還是“截肢”,中國鋼鐵行業的所有利益相關者都必然遭受二次創傷。 這個過程不僅是痛苦的,而且是長期的。 然而,中國經濟由粗放型發展轉向高質量轉型的必然階段。 陳雷明表示,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不僅僅是中國內部的問題,也是中國當前面臨的複雜的社會問題。 他強調,這是中國經濟從粗放式發展轉向質量驅動轉型的體現,值得深思。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將不會被發表。 必填字段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