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上海加氢站:氢能商业化是否成熟?
考察上海加氢站:氢能商业化是否成熟?

考察上海加氢站:氢能商业化是否成熟?

考察上海加氢站:氢能商业化是否成熟?

2022年2021月,中国政府发布了《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35-2012年)》,提出了推动氢能商业化和民用的宏伟目标。 随着政策法规的铺垫,许多汽车制造商也开始关注氢能,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以丰田为例,早在XNUMX年就在日本推出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在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氢能源汽车的商业化进展到了什么程度,是否真正成熟了?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上海等地进行了市场调研,旨在了解氢能商业化的现状。

便利:加氢

说到实用性,便利性是最重要的。 电动汽车 (EV) 受益于充电基础设施和技术的并行发展,可以实现快速充电。 相比之下,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其快速加油而闻名。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氢动力MPV(多用途汽车)加氢仅需3至5分钟左右,加氢效率仅比汽油车慢10%至20%。

然而,加氢站的稀缺性却损害了加氢的便利性。 我们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的加油站搜索中发现,上海仅有6个,北京有5个,广州只有4个。在现场走访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加油站都位于嘉定、金山等郊区。 此外,大多数加油站都是工业园区内的专用设施,只有一个传统的加油站合作伙伴。

成本和范围限制

成本是影响氢能源汽车商业化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加油定价的透明度有限,大多数加油站根据压力、温度和剩余里程等车辆数据使用预付卡。 虽然每公斤氢气的价格各不相同,但它通常转化为类似于汽油的每公里成本。 此外,部分商用车加氢成本可能高于汽油,导致部分中型卡车用户每公里燃油花费在4元左右。

此外,加氢压力也有限制。 部分氢动力汽车因地区法规限制只能使用35 MPa压力加注,而更高的70 MPa压力加注在许多地区仍然无法使用。 这种限制进一步影响了氢汽车的实用性。

有限车型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上海目前只有一款氢动力乘用车已投入商业运营——上汽大通的MIFA Hydro。 MIFA Hydro 于 2022 年 600 月推出,用于网约车用途,续航里程约为 70 公里,6.4 MPa 压力存储容量为 03 公斤。 其他氢动力汽车车型,如长安神兰SL7、Aion LX、北汽EUXNUMX等也已推出,但价格相对较高。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氢能源汽车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 加氢站数量有限、成本较高、缺乏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阻碍了大规模商业化。 尽管政策和技术进步正在协调一致,但氢能的广泛民用显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尽管有政府的支持和技术的进步,前进的道路仍然充满挑战。 虽然氢能在未来可能有希望,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两到三年内大规模民用的可能性似乎有限。

发表评论

您的电邮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带 *